👩🏻‍🚀 PM新手村日記|Lv.1 使用者訪談

進入軟體產業擔任PM約莫快一年的時間,非常幸運的在實習與現在的工作中,能夠從初期的旁聽、內容紀錄,到後期能夠接手嘗試規劃使用者研究、實地與使用者進行訪談。


因為先前的實習經驗,而有了後續初次規劃使用者訪談的任務,在做用戶訪談前拜讀了許多文章,也參與相關的課程,實際操作後只能說使用者研究真是博大精深,有非常多可以鑽研跟發展的部分,不過這篇文章主要想先粗略分享自己目前實際完成過的訪談以及關於初次著手規劃訪談的事前準備。

為什麼要做使用者研究?

以上的狀況不知道大家是不是很常遇到,在各式情境中產生對於產品功能、策略、優化方向有著五花八門的想法,與其做無止盡的猜測議論,或許在資源足夠的情況下,可以嘗試進行輕量化的使用者研究,能夠更有效地幫助大家掌握現有用戶、潛在客戶的輪廓、使用習慣、操作情境。


以目前接觸過的專案來說,使用者研究的目的

  • 驗證專案方向是否與市場趨勢一致
  • 釐清需求深度與開發優先順序
  • 尋找潛在可發展需求
從0開始規劃使用者訪談

在目前為數不多的訪談經驗中,很幸運的接觸到線上訪談實地訪談兩種不同的訪談方式,雖然訪談的方式有蠻多的不同,篇幅關係主要分享從中發現的共通點,提供正在準備參與或是第一次規劃訪談的大家一些想法。

訪談前準備?

#1 定義專案目標、方向

  • 設定該專案的主要方向與指標,例如:想要達到什麼效益、需要什麼功能…
  • 劃分需求優先順序(影響訪談重點)


#2 Prototype、示意圖準備

  • 畫面勝於文字
  • 若功能尚未完整或無法公開,也可用概念圖或競品畫面示意
  • 避免訪談時使用者難以想像或認知不同


#3 設定目標使用者

  • 根據專案需求尋找想要訪問的標的族群
  • 舉例:開發網站社群討論平台,鎖定族群可能會是→[有社群經營作品]、[固定創作頻率及數量]、[18-25歲]
  • 若訪談前已經可以先得知較多使用者資訊(年紀、產業、相關經驗),可將問題鎖定在更深層的面向上,以利後續訪談可以得到更準確有效的關鍵資訊


#4 撰寫訪綱及訪談邀請信

  • 訪綱撰寫:
  • 循序式問題搭配時間分配:暖身題→重點核心問題→使用者回饋及QA
  • 依專案各子項需求分類題目
  • 題目盡量避免誘答式敘述
  • 訪談邀請信
  • 專案簡介、訪談目的
  • 訪談方式、地點
  • 其他細節(費用、時長…)
訪談中?

#5 使用者訪談中

就是DO RE MI SO  啊不是啦,是訪談的細節實在太多可以說明的內容了,容許小偷懶一下,未來打算用其他篇幅來寫,就先斟酌參考上圖描述或其他文章啦~


#6 統整訪談內容與分類需求

  • 建議訪談後用30分鐘整理逐字稿與團隊討論(避免時間拉長印象錯誤)
  • 根據訪談問題與內容分類需求
  • 每一次訪談後採滾動式修正:觀察是否為單一事件、可再詳細追問的內容...
使用者訪談完成後?

#7 歸納最後專案需求

  • 呼應回專案目標(我們希望透過訪談達到的目標是什麼)
  • 使用數據、經驗輔助判斷
  • 綜合考量利害關係人利益(公司、團隊、使用者)


使用者訪談完成後的最後一哩路較多是需要PM去作權衡評估的階段(我覺得也是最為困難的階段),除了要有團隊大力的支持與分析,還要能夠準確的判斷訪談的哪些內容是否符合我們需要的而不偏頗,最後附上當時前主管說的:使用者訪談很重要!!!(但也要切記使用者訪談並非一切)


一些小小的使用者訪談經驗分享給大家,也歡迎留言分享經歷過的訪談小故事交流交流?!

👩🏻‍🚀 PM新手村日記|Lv.1 使用者訪談
2022/05/193,062
標籤
使用者訪談使用者研究PM
👩🏻‍🚀 PM新手村日記|Lv.1 使用者訪談
2022/05/193,062
標籤
使用者訪談使用者研究PM